首页 > 诗文 > 罗隐的诗 > 金钱花

金钱花

[唐代]:罗隐

占得佳名绕树芳,依依相伴向秋光。

若教此物堪收贮,应被豪门尽劚将。

金钱花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拥有佳名的金钱花围绕着大树吐露芬芳,相依相伴地依偎在一起向着明丽的秋光。

如果它们真像金钱那样可以被收藏起来,应该早就被那些豪门贵族之家挖尽砍光。

注释

金钱花:即旋覆花,夏秋开花,花色金黄,花朵圆而覆下,中央呈筒状,形如铜钱,因而得名。

佳名:好名字。唐陆龟蒙《华阳巾》诗:“莲华峰下得佳名,云褐相兼上鹤翎。”芳:芳香。

依依:形容花开朵朵,相亲相随的样子。秋光:秋天的风光景色。

教(jiāo):一作“交”。堪:可,能。一作“也”。收贮(zhù):收藏。

豪门:指有钱有势的人家。尽:都,全。劚(zhú):掘,砍。将(jiāng):语气词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张国举 等.唐诗精华注译评.长春:长春出版社,2010:787-788

金钱花创作背景

  罗隐于唐宣宗大中十三年(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他对当时考试制度非常失望,对当时豪门贵族贪得无厌的本性非常厌恶,因此写下很多讽喻诗,这首《金钱花》就是其中的一首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施绍文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 :1278-1279

金钱花鉴赏

  这是一首托物寄意的诗。诗题“金钱花”,然而其主旨并不在咏花,是借金钱花抨击了豪门贵族贪得无厌、残酷无情的本性。

  起句“占得佳名绕树芳”,一开头,诗人就极口称赞花的名字起得好。“占得佳名”,用字遣词,值得细细玩味。“绕树芳”三字则不仅传神地描绘出金钱花柔弱美丽的身姿,而且告诉人们,它还有沁人心脾的芳香。这一句,作者以极为赞赏的口吻,写出了金钱花的名称、形态、香气,引人瞩目。

  “依依相伴向秋光”,与上一句意脉相通。金钱花一朵挨着一朵,丛丛簇簇,就像情投意合的伴侣,卿卿我我,亲密无间,展示出一种令人赏心悦目、美不胜收的景象。金黄色的花朵又总是迎着阳光开放,色泽鲜丽,娇美动人。作者把金钱花写得楚楚动人,可亲可爱,诗人笔下的金钱花是十分美丽的,字里行间洋溢着赞叹之情。

  光就上两句看,诗人似乎只在欣赏花草。然其实作者匠心独运,旨意全在引起后边两句议论:笔锋一转,突发奇想:金钱花如此娇柔迷人,如果它真的是金钱可以收藏的话,那些豪门权贵就会毫不怜惜地把它全部掘尽砍光了!这二句,出言冷隽,恰似一把锋利的匕首,一下戳穿了剥削者残酷无情、贪得无厌的本性,一针见血地揭示了他们的丑恶本质。诗人的态度由充满热情转为一脸冷峻。由此可见,作者越是渲染金钱花的姿色和芳香,越能反衬出议论的力量。前后鲜明的对照,突出了诗的主旨。而后二句中作者故意欲擒先纵,先用了一个假设的口气,随后一个“尽”字,予以坚决肯定。诗意迭宕,显得更加有力。

  罗隐的诗,笔锋犀利泼辣,善于把冷隽的讽刺与深沉的愤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,堪称别具一格。这首诗像一把匕首将豪门贵族的假面具剥得精光,具有很强的讽刺和批判力量,充分表现出了这个特色。

罗隐简介

唐代·罗隐的简介

罗隐
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代诗人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

...〔 ► 罗隐的诗(384篇)

猜你喜欢

赠广州某别驾

清代屈大均

先臣勋在太常中,特简慈孙为报忠。恭谨已知齐万石,循良自可得三公。

名城北枕台关险,大府南开涨海雄。父老最能歌别驾,王祥看与使君同。

题梅寄友人

明代杨士奇

冰霜同是岁寒心,回首江南间阔深。尚有风流何逊在,水边篱落待重寻。

暨阳怀古二十三首 其五 道成墩

清代缪徵甲

呜呼,许公仁者非神仙。代民纳税法外意,后之继者难为贤。

瘗金偿赋讳施与,诧为黄白毋乃颠。医师之外设方相,周礼广立仁政篇。

除夕喜儿曹皆远归

明代梁兰

儿曹远近俱儒仕,一在筠州一阆州。两地行程非可约,片时归计似同谋。

且从除夕尝家酝,莫问新年买客舟。代际唐虞各努力,老夫白首自无忧。

樗林散人为严处士赋

明代潘希曾

散木岂无用,散人何可羁。树来广莫野,看到逍遥时。

朝市甘抛弃,烟霞足护持。高风千载上,谁嗣考槃诗。

皖江舟中

清代陶士契

廓落湘中客,羁迟皖水偏。江鸣孤棹雨,云乱远村烟。

壮志惭浮梗,名场笑聚膻。半生行止事,回首意茫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