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李贺的诗 > 上之回

上之回

[唐代]:李贺

上之回,大旗喜。

悬红云,挞凤尾。

剑匣破,舞蛟龙。

蚩尤死,鼓逢逢。

天高庆雷齐坠地。

地无惊烟海千里。

上之回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皇帝胜利归来,大旗欢舞招展。

红旗如云片连片,旗端羽饰随风卷。

宝剑破匣腾空起,恰如蛟龙舞蹁跹。

黄帝凯旋蚩尤死,战鼓咚咚声震天。

高天雷声欢庆,祥云笼盖大地。

地上无烽烟,海内千里庆胜利。

注释

①上之回:系乐府旧题,汉乐府《铙歌》曲之一。此指天子返回京师。

②大旗喜:用拟人化的手法,写皇帝的胜利使军旗也欢欣飘扬。

③红云:指红色的大旗连成一片,状如云霞。

④挞(tà)凤尾:指风吹旌旗,翩翩拂击旗端羽毛。凤尾:旗上的羽饰。

⑤剑匣破:据《拾遗记》载,传说上古帝王颛项有把宝剑,常在匣中发出虎啸龙吟般的鸣声。如有敌兵来犯,剑会自动破匣腾空,飞去杀敌。

⑥舞蛟龙:比喻宝剑飞舞的情景。

⑦蚩(chī)尤:传说中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首领,曾发动叛乱,后被黄帝擒杀。

⑧逢(péng)逢:鼓声。

⑨庆雷:欢声雷动。一作“庆云”。庆云即五色云彩,古人以为祥瑞之气。堕地:意思是笼罩大地。

⑩惊烟:报警的烽火。海:海内,指全国。这句谓中国大地战争平息,四海之内处处安宁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刘 衍.刘衍论著集(第一卷).长沙:湖南文艺出版社,2008:290

2、冯浩非 徐传武.李贺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1:203-205

3、章培恒 等.李贺诗选译(修订版).南京:凤凰出版社,2011:215-217

上之回创作背景

  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(806年)十月。元和年间,对藩镇多次用兵,取得了一些胜利。如元和元年平定反叛的刘辟,元和二年剿灭镇海节度使李锜。这些对藩镇战争的胜利、对人民是个鼓舞,使元和年间出现史家所说的“中兴”现象。李贺从这些胜利中受到鼓舞,所以写了这首颂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梁超然.三书斋文存(第三卷).南宁:广西人民出版社,2010:219-221

2、徐传武.李贺诗集译注.济南:山东教育出版社,1992:399

上之回鉴赏

  李贺很少写欢庆的诗。他所处的社会本来就很少值得喜庆的事,满目疮痍,叫人喜不起来;另外诗人遭际坎坷,他也很少有欢乐的时候;再加上诗人性格内向,比较悲观。这种种原因,都使得李贺的作品中很少歌颂欢乐、抒发愉快情感的诗歌。这首《上之回》却是一首欢庆胜利的颂歌。

  这首诗一连用了八句三字句,音韵急促,一气流贯,表达极度欣悦的心情。

  “上之回,大旗喜。悬红云,挞凤尾”前四句通过写景突出喜庆的景象。用“喜”字来形容红旗飘扬,使红旗染上了情感的色彩。到处是红旗、好似是悬在天上的红云,红旗上的凤尾相互拍打着。这真像是一片旗的海洋。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被红旗包围着的喜庆的境地里。

  “剑匣破”四句,追述胜利的经过。诗人在这四句中用了两个典故,只用了十二个字写出了这次战斗的历程,语言十分精炼。宝剑冲破剑匣,如蛟龙腾飞起舞,杀向敌人,用以形容朝廷军队的威武神速,写出了军队的不可抵挡的气势。读着这两句,好像看到朝廷的军队所向披靡,摧枯拉朽地打击着敌人。敌人被歼,叛乱平定,到处是一片庆祝胜利的鼓声。用“蚩龙”这一典故十分确切地表达了诗人的感情以及喜悦的心境。

  这八句短促的三字句,既把场面、战斗经过写出,更把诗人那种抑制不住的感情生动地表达了出来。它们真像一泻千里的激流,奔腾着、翻滚着,掠过读者的心田,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。

  最后两句“天高庆雷齐堕地,地无惊烟海千里”是七言句,抒发着诗人美好的理想。他想象着平定叛乱藩镇之后和平安定的美好景象。欢呼声像天上的雷声降落地上那样,到处是欢声雷动;在辽阔的国土上,再不会有使人惊心动魄的烽烟。四海之内,平静无波。中唐时期经过了连绵八年的安史之乱,社会已经陷入极度混乱;各地方藩镇又发动割据战争,战火不息,人民的生活在征战中更加痛苦。渴望和平、安定,是当时人民的普遍愿望。

  这首诗是诗人在胜利的喜悦中一气呵成的,似乎是感情的喷发,未经雕饰,但是,诗人却是经过精心构织的。他在整首诗中,突出了红色。那鲜红的旗帜,如火红的海洋,如满天的红云,这就突出了喜庆的色彩;此外,诗中还突出了逢逢的鼓声,和鲜红的色彩相映衬,有声有色地把喜庆的热烈场面刻画了出来。这正是诗人在艺术安排上虽用力构思,但已达到似乎漫不经意的成熟境地。

李贺简介

唐代·李贺的简介

李贺

李贺(约公元791年-约817年),字长吉,汉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诗鬼”之称,是与“诗圣”杜甫、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佛”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’之说。李贺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。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,27岁英年早逝。

...〔 ► 李贺的诗(207篇)

猜你喜欢

虞美人 枫桥夜泊寄采湘

清代赵我佩

桃花潭水深如许。只是伤离绪。骊歌唱罢柳枝词。从此江南江北、两相思。

乌啼月落人何处。难系行舟住。还家有梦亦匆匆。何况一枝柔橹、一声钟。

寄周令公

明代王夫之

湘波一尺阻东西,湘草湘烟入望迷。碧海相看消镜雪,丹经何术炼银泥。

归舟吴越迎歌扇,潭水沧浪废杖藜。问讯绥山桃几熟,飞花好寄五陵溪。

雪中赏红梅奉次涯翁先生时邃翁携酒共饮怀麓堂二首 其二

明代邵宝

江南春色渺无涯,借得芳枝似酒赊。点染已经元老手,品题还许大方家。

丹心独对年年树,玉貌空传处处花。雪夜门深清梦远,敢将桃李向人誇。

持二十五轮顶弥陀蹈莲叶赞

宋代释慧开

机轮才转,作者犹迷。顶

长干三台(四首)

明代杨慎

雁齿红桥仙舫,鸭头绿水人家。

邀郎深夜沽酒,约伴明朝浣沙。

春日赐金园间居即事

清代张廷玉

溪流曲曲绕柴门,石作屏风树作垣。每与野人临水坐,梅花香里话君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