敲诈勒索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;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。
出处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,为非作歹,敲诈勒索,无恶不作。”
例子一名宋福,一名王大路,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作和山林工人,为非作歹,敲诈勒索,无恶不作。(曲波《林海雪原》三三)
基础信息
拼音qiāo zhà lè suǒ
注音ㄑ一ㄠ ㄓㄚˋ ㄌㄜˋ ㄙㄨㄛˇ
繁体敲詐勒索
正音“勒”,不能读作“lèi”。
感情敲诈勒索是贬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辨形“诈”,不能写作“榨”。
辨析敲诈勒索与“巧取豪夺”有别:敲诈勒索的手段是硬的;对象是钱财、物品;“巧取豪夺”的手段是软硬兼施;对象除钱财、物品外;还可以是权利、职位等。
近义词巧取豪夺、仗势欺人、敲榨勒索
反义词拾金不昧
英语racketeering(squeeze out of)
日语詐欺(さぎ)を働いてゆする
德语etwas durch Drohungen erpressen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动天地,感鬼神(意思解释)
- 不折不扣(意思解释)
- 反唇相稽(意思解释)
- 零光片羽(意思解释)
- 暮史朝经(意思解释)
- 主忧臣劳(意思解释)
- 谦受益,满招损(意思解释)
- 兵荒马乱(意思解释)
- 仁义道德(意思解释)
- 饮水思源(意思解释)
- 东扶西倒(意思解释)
- 民不畏死(意思解释)
- 光前启后(意思解释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释)
- 动魄惊心(意思解释)
- 举直错枉(意思解释)
- 分门别类(意思解释)
- 东施效颦(意思解释)
- 扪心自问(意思解释)
- 无稽之谈(意思解释)
- 切树倒根(意思解释)
- 天网恢恢(意思解释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释)
- 双柑斗酒(意思解释)
- 充耳不闻(意思解释)
- 可有可无(意思解释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释)
- 材优干济(意思解释)
※ 敲诈勒索的意思解释、敲诈勒索是什么意思由吉日象在线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 困:贫乏。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 |
自我批评 |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。 |
鉴影度形 |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。 |
胸有成竹 |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拂袖而去 | 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气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。 |
肝胆过人 | 胆量超过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气,有血性。 |
三长两短 |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;现多指死亡。 |
寿元无量 | 寿元:寿命;无量:没有限度。祝人长寿的颂辞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闭关自守 | 守:防守。封闭关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来。也比喻因循守旧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。 |
东扶西倒 | 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 |
不到黄河心不死 |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。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青云直上 | 青云:指青天。直线上升;向高空飞腾直上。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。 |
鱼死网破 | 不是鱼死;就是网破。指拼个你死我活。 |
命与仇谋 | 仇:仇敌。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运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春冰虎尾 | 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 |
悬石程书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扪心自问 | 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学而优则仕 |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 |
空腹高心 |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
双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。 |
形影相随 |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。形容关系密切;永不分离。 |
超然绝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 |
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密锣紧鼓 | 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 |
呼风唤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