箕山之志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。同“箕山之节”。
出处三国 魏 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伟长独怀文抱质,恬淡寡欲,有箕山之志,可谓彬彬君子者也。”
例子文帝问曰:‘闻有箕山之志,何以在此?’秀曰:‘以为巢许狷介之士,未达尧心,岂足多慕。’帝甚悦。《晋书 向秀传》
基础信息
拼音jī shān zhī zhì
注音ㄐ一 ㄕㄢ ㄓ ㄓˋ
感情箕山之志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;用于人的节操。
近义词箕山之节、箕山之操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喜笑颜开(意思解释)
- 心灰意懒(意思解释)
- 聋者之歌(意思解释)
- 一干二净(意思解释)
- 目不忍见(意思解释)
- 花拳绣腿(意思解释)
- 时至运来(意思解释)
- 将寡兵微(意思解释)
- 异途同归(意思解释)
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释)
- 马牛其风(意思解释)
- 风情月意(意思解释)
- 目无全牛(意思解释)
- 牵肠挂肚(意思解释)
- 性命攸关(意思解释)
- 败德辱行(意思解释)
- 驾轻就熟(意思解释)
- 洗耳恭听(意思解释)
- 似曾相识(意思解释)
- 过甚其词(意思解释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释)
- 屦及剑及(意思解释)
- 忘乎所以(意思解释)
- 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(意思解释)
- 反戈一击(意思解释)
※ 箕山之志的意思解释、箕山之志是什么意思由吉日象在线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谨小慎微 |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;形容非常谨慎。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;流于畏缩。 |
残花败柳 | 败:衰败。残:凋残。凋残的柳树,残败了的花。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。 |
当仁不让 |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;不推托;不谦让。当:面对着;仁:原指正义的事;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。 |
不三不四 | 不像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样子;不伦不类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。 |
三长两短 |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;现多指死亡。 |
毁于一旦 | 一旦:一天。指得来不易的东西;一下子就毁掉了。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这里指官服。脱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辞官还乡。 |
巧上加巧 |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。 |
离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。 |
黄耳传书 | 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|
读书种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战战业业 | 戒慎畏惧貌。 |
离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见 |
时运亨通 | 指时运好,诸事顺利。 |
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 |
奋起直追 | 奋:鸟类展翅起飞。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;振作起来;一股劲地赶上去。 |
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移日卜夜 | 指昼夜相继。 |
大势所趋 | 大势:总体局势;趋:向、往。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。 |
首尾两端 | 两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。 |
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|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。 |
解甲归田 | 解:脱下;甲:铠甲。脱掉军装;回家种地。 |
惊惶失措 | 失措:举止失去常态。惊慌惶恐;举止失去常态。 |
口是心非 | 心口不一致;口上说一套;心里想一套。形容心口不一致。 |
三月不知肉味 |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。 |
举棋不定 | 举:拿起;拿着。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。比喻临事犹豫不决;拿不定主意。 |
跃然纸上 | 跃然:跳跃;活跃的样子。形容好像活的一样;跳跃在纸面上。 |
词穷理屈 | 指理由亏屈,无话可说。 |